红色人物
忆英雄人物,承红色精神
红色景点
观红色旧址,忆往昔峥嵘
红色故事
民族精神永不朽
红色VR
智慧红色文旅,沉浸式体验
红色图谱
传红色基因,秉初心前行
红色图库
红色光芒耀神州
红色影视
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
红色音乐
一首红曲一面旗帜
红色书籍
读红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
红色题库
红色文化知识
核心板块
Core plate
红色人物
忆英雄人物,承红色精神
红色景点
观红色旧址,忆往昔峥嵘
红色故事
民族精神永不朽
红色VR
智慧红色文旅,沉浸式体验
红色图谱
传红色基因,秉初心前行
红色图库
红色光芒耀神州
红色影视
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
红色音乐
一首红曲一面旗帜
红色书籍
读红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
红色题库
红色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Popular recommendation
历史今日
today in history
罗荣桓(1902.11.26-1963.12.16),字雅怀,号宗人,曾用名罗镇慎,湖南衡山鱼形乡(今属衡东)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湖北通城县农民自卫军党代表,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连党代表、团部参谋,红4军第31团营党代表,第3纵队第9支队党代表、纵队党代表,中共红4军前委委员。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反“进剿”、反“会剿”斗争和赣南、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1930年后,任红4军第1纵队政委,红4军代理政委、政委、军委书记,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巡视员、武装动员部部长、扩红突击队总队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红8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第21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 参加长征,后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政治部代理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红1军政治部副主任,陕甘支队第1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红军大学第1科政委、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直罗镇、东征战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5师政委、代理师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解放军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政委,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政委,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63年12月16日逝世。
更多>>陈伯钧(1910.11.26-1974.2.6),字少达,号稚勉,曾用名陈国懋,四川达县人。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3团排长,第1团副连长,红4军第28团连长,赣西第3游击纵队参谋长,江西红军独立第4团参谋长。参加了井冈山和贛西南地区的游击战争。1930年后,任红20军第2纵队政委,第173团政委,红军军官学校第3分校学生总队政委,红3军第7师师长,红5军团第15军军长,红5军团参谋长、第13师师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曾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不久复任红5军团参谋长,同董振堂一起,指挥部队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长征。1935年7月 后,调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历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参谋长兼第27师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科长,红6军团军团长,红32军军长。后任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副校长,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庆阳步兵学校)步兵团团长、副校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旅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东北军政大学教育长,解放军第12兵团第一副 司令员兼第45军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军事学院教育长、副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年2月6日逝世。
更多>>杨虎城(1893.11.26-1949.9.6),幼名长久,陕西蒲城人。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 。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更多>>郭化若(1904.8.10-1995.11.26),曾用名郭俊英、郭化玉、郭化羽,福建福州人。1920年考入省立福州农林学校,1923年参加桂军,任独立旅旅部书记,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进 入黄埔军官学校第4期学习。曾参加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军校毕业后,留校任炮兵第2队代理队长。1926年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立后,任该校炮兵大队第2队队长。1927年7月随教导团东进,准备参加南昌起义。8月6日到九江,教导团被扣留,单身赴南昌,9月下旬到三河坝赶上起义军。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被派赴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1929年回国到上海,被中共中央派到闽西苏区,任红4军第2纵队参谋、参谋长、纵队长、军参谋处处长。参加了贛南、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并出席了中共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从1930年6月起, 任红1军团总指挥部参谋处处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参加了文家市、长沙、吉安等战役、战斗和第一一次反“围剿”斗争。1931年5月任方面军代理参谋长,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秘书长,协助朱德、毛泽东指挥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从1931年11月起,任军委总参谋部参谋处处长、第2局局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红军大学军事教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工农红军学校教育长,庆阳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第1、第4局局长,编译处处长,八路军军事学院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第3分校校长,延安炮兵学校校长,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鲁南军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第4纵队政委,第9兵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第8兵团政委,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5年11月26日 在北京逝世。
更多>>陈明信(1909.11.26-1974.2),曾用名陈子云,湖南醴陵人,1927年离家到杭州投考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未获录取,旋进入该校在其长兄陈明仁任大队长的黄埔第六期学生第二大队担任准尉司书。1948年10月被分派到湖南常德,任国民党第十七绥靖勘建大队上校教官,该绥靖区司令长官为李默庵。1949年1月奉调汉口,在陈明仁任军长的国民党二十九军当上校附员兼辎重营营长。1949年3月随陈明仁回到湖南,任第一兵团警卫团上校团长,又称第一百军人力输送团团长。同年8月4日率团参加了程潜和陈明仁领导的湖南和平起义。旋任第一兵团第一师副师长兼警卫团团长。11月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第五十二军第二一四师副师长兼警卫团团长。1974年2月在长沙病逝,享年66岁。
更多>>